您好,欢迎访问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13651690077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bat365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华路598号

咨询热线:

13651690077

18924618260

从一张图纸到城市地标!独家专访天河体育中心设计者郭明卓

发布时间:2025-04-12 04:50:29人气:

  从一张图纸到城市地标!独家专访天河体育中心设计者郭明卓天河因六运而生、因九运而兴、因亚运而盛。1984年7月4日,天河体育中心在天河机场旧址破土动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天河体育中心不仅是六运会重要的体育场馆,更是天河区崛起的起点。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见证着六运会以来体育与天河共生共兴的光辉历程。经过多年发展,天河体育中心已成为广州市民心中的“城市客厅”和“体育殿堂”。

  与此同时,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天河体育中心再次开启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令人振奋的是,这次的改造工程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郭明卓担纲设计,保持他在20世纪80年代操刀天河体育中心项目时的那份执念与热情。横跨四十载,这位成长于广州的设计大师已年过八旬。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忆当年的设计过程,无论是在他个人的发展中,还是在广州城市建设的历程里,天河体育中心都扮演着“里程碑”式的角色。

  全运会是全国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体育场馆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保障。第一到第五届全运会均在北京或上海举办,而到了第六届,广州有幸成为东道主。为了办好这次盛会,广州在城市东郊的天河机场旧址划出52万平方米,兴建天河体育中心,设计任务由广州设计院承担。

  “接到这个任务,我们都感到非常光荣且振奋,下决心要把设计做好。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中心。”郭明卓回忆说,彼时他正值壮年,是设计院里的中坚力量。他带领团队研究国内外众多体育场馆设计案例,发现国内许多场馆的建筑风格较为传统,完全缺乏时代感。“大多数场馆都是用立柱和墙封得严严实实,立面根本看不出是体育场馆。就像大力士套上了厚厚的大衣,里面的肌肉都看不到了。”他强调,体育建筑要和体育的内涵、特性相一致,应该体现出动感和力感。

  经过反复研讨,设计院对体育中心提出了明确要求:不要墨守成规,必须搞大动作。于是,郭明卓团队大胆运用大空间、大跨度、大墙面和大悬挑等元素,彰显出体育建筑的个性与独特之美。

  几个月后,设计方案初步成型。想象一下,体育场的雨棚形如张开的蚌壳,仿佛是一场即将绽放的盛宴;看台的轮廓宛如马鞍,二层平台则因岭南气候特点而大面积敞开,观众能直接欣赏到内部的结构美感;而体育馆和游泳馆则以简洁而有力的几何造型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如此设计,三大场馆形成“品字形”格局,宛如三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广州的新中轴线上。

  “由于当时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加上时间紧迫,因此我们在结构形式没有过多的创新,仍采用当时成熟的网架结构、立体桁架等方案。”很快,天河体育中心就从纸上的设计图化为现实。1987年8月,天河体育中心隆重落成。“一场两馆”的建设模式,创造了国内首次一次性建成三大场馆的先河。

  一流的速度、一流的建筑、一流的设备……一经亮相,天河体育中心在六运会开幕式上便广受赞誉,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曾亲临现场并盛赞其“代表了中国最新最高水平的体育建筑”。

  这一代表作不仅为郭明卓赢得了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际建筑协会IAKS体育和旅游建筑优秀设计银质奖等诸多荣誉,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随着天河体育中心逐步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场馆,它为天河区和广州市承办各种大型赛事打下了坚实基础。建成近40年来,天河体育中心不仅承办了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还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乒乓球团体世界杯、羽毛球世锦赛、世界摔跤锦标赛等国际赛事。

  除了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天河体育中心还承载着城市的众多服务功能。在原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件套”的基础上,天河体育中心不断完善场地设施,新增了棒球场、网球场、保龄球馆、露天游泳池等一系列竞赛和群体活动场所,成为市民们健身休闲的理想去处。

  “可以说,历经岁月洗礼后,这座体育殿堂一直与时俱进。”郭明卓认为bat365官方网站,致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前瞻的设计理念。适应功能,是设计的根本。郭明卓始终坚信这一信条,并在天河体育中心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我们将体育中心规划为一个综合体育公园,北部保留土地供市民租用球场,而南广场则是大型城市活动的理想场所。”郭明卓表示,这在当初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赛后的利用问题。因此,场馆外部预留了空间供市民进行健身,而场馆内部则被设想到多功能使用,能够满足各类展览、大型会议甚至文艺演出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点,天河体育馆配置了先进的音响和灯光照明系统,吸引了大量国际、港台明星在此举办演唱会。座位的布局设计采用了八边形编排,尽力为众多观众提供最佳视线位置。

  这种设计的诸多“小巧思”,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功能。郭明卓感慨:“正是这一‘功能优先’的设计理念,使得天河体育中心的后续运营扩展了更多可能性,进而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日益发展的体育场馆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其空间设置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满足多样化运动和活动需求。郭明卓提到,像最近开幕的香港启德体育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更为注重功能性与综合性,已经成为现代体育场馆设计的重要趋势。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到来之际,天河体育中心以崭新面貌重新迎接世界的目光,随着片区周边的快速发展,郭明卓又接连主持了与天河体育中心相邻的天河城和广州购书中心的设计方案。随着这些地标性建筑的逐渐落成,周边区域也迅速崛起,最终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天河路商圈。

  郭明卓没能预想到,天河体育中心居然会对广州的城市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推动力。“现在看来,天河体育中心带动了天河路商圈的建设发展,天河路商圈人流涌动,也在不断反哺天河体育中心,这也是其始终保持高度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如今,天河体育中心已被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建筑形态基本不会有太多变化,优化空间将主要集中在功能完善及景观提升。

  恰逢天河建区40周年,郭明卓对于天河的发展,充满期待。“当年的荒芜菜地,今天却已变为高楼林立的CBD,道路纵横,车流不息,这种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的。”他表示,天河体育中心作为起点,广州新中轴不断延伸,广州东站、珠江新城等地标相继诞生。无论从中信广场往南还是从广州塔向北望去,天河体育中心都是新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塑造了天河的独特城市风貌。

  对于天河的40周年庆祝,郭明卓也寄予期望,“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综合实力,天河都应该是广州的‘老大哥’。四十载风雨同行,硕果累累。希望未来能保持发展势头、保持活力,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推动广州乃至全国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